找到相关内容533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色心诸法之分析(2)

    颠倒故,有妄想生。于是对于一切事理、便都作出谬解了。由谬解故,便起妄行。于是纵贪嗔痴、起杀盗淫、一切恶不善业,由是而生,便由之而招致种种苦的果报了。由此可知想之谬,行之妄,不是无因,是由烦恼随烦恼生起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2467629.html
  • 僧教育之宗旨、目标与施实原则

    与正确体解,是永远无法抽离佛法的亲身实践而独立存在的,光只是知识的累积与思维,永远只是与妄想分别及个人经验相应的纯“知识”而已,古德所谓“说食数宝、入海算沙”,指的正是这种徒解不行的佛法修学方式。佛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367639.html
  • 上师达真堪布法语(365则)

    自在,这是真聪明、真能干;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,这是真智慧、真慈悲。  76、看住这个心,这叫修禅;把自己的心从执着妄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,这叫修密。  77、我们不伤害众生,这就是断恶。不仅不...只有清净心,所以他的境界是涅磐,是净土;凡夫迷,没有清净心,只有烦恼,所以他的境界是轮回,是娑婆世界。  353、放下,就是放下妄想和执着,并不是放弃责任和义务。  354、凡夫没有一心念佛,有好和坏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2267681.html
  • 神秀惠能偈颂辨解

    身中,如大价宝,垢衣所缠。如来藏常住不变,亦复如是,而(五)阴、(十八)界、(十二)入垢衣所缠,贪欲、恚、痴、不实妄想、尘劳所污。”卷四又云:“此如来藏藏识,一切声闻、缘觉心想所见,虽自性净,(但)...

    李润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4067742.html
  • 慈悲(海涛法师选辑)〔1〕

    无尽的财富。 ◎想过去是杂成,想未来是妄想;最好是把握当下的时刻。 ◎平安是福,快乐是慧;施比受更有福。 空性大爱 ◎人最怕‘苦’脸,不带笑容,也最怕‘美’言不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0967895.html
  • 妙容尼师的出家因缘

    很快,我就适应了砍柴、烧柴、做饭、耕地、种地、担水、挑粪等等出坡——这种在城市已不复存在的劳动。我体会到劳动也是一种“美丽”的禅,它打破你的执着,磨炼你的心志,减少你的妄想,增加你的福报。我不禁对诸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4567931.html
  • 僧团之父 大迦叶尊者

    ,然而经过有他心通的老师或弟子的审查和质问后,这比丘便毕露了窘态和困惑。质问者知道这比丘是由于自大妄想而高估自己获得了最高智慧。了解个中原因后,质问者知道这比丘闻得很多法义上的知识,而且熟悉于这些法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367948.html
  • 那山那寺那僧(再访狮子岭兜率寺纪实)

    妄想执着。放完生后,我原本打算用来供养兜率寺常住的钱还剩下小部分计一千余元,于是我将此钱转交给正觉师,拜托他拿来用于相关法宝的流通,正觉师接过钱后正色对我说道:你放心,我不会错用一分钱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2667995.html
  • 论宗教学从各宗教分出之过程与问题(下)

    ,批评者认为:即使研究者真能免于预设立场的影响(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),而这种希望免于影响的期待,本身仍然还是一种价值判断。因此,既然研究的客观性是不可能达成的妄想;那么,研究方法论就是各种相互较劲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1868057.html
  • 唯识宗略说(2)

    复杂性。又百法中的九十四种有为法,都是因缘所生的假法,这是因为凡夫由于迷惑妄想,将假法执为实我、实法,因而就有主客、自他的分别,于是起惑造业,轮回生死,无有出期。我们修证的目的,就是要将虚妄的心识,转为...识所缘的种子、根身、器界三种境,都属于性境。好比说,我们眼前所看见的树、耳朵所听闻的钟声等,都是实境,都是由真实的种子所生,来自于阿赖耶识的"现行"。  2.独影境:由意识妄想、颠倒认识而生起的境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068376.html